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养胃汤

养胃汤

万病回春》卷三:养胃汤

药方名称养胃汤

处方香附砂仁木香枳实(麸炒)各2克白术(去芦)茯苓(去皮)半夏(姜汁炒)陈皮各3克白豆蔻(去壳)藿香厚朴(姜汁炒)各2克甘草(炙)0.6克

功能主治治胸腹痞满。

用法用量上药锉一剂。加生姜3片,大枣1枚,水煎,食后服。

瘦人心下痞闷,加炒黄连,去半夏;血虚中满,加当归白芍,去半夏;食积中满,加炒神曲山楂麦芽,去白术半夏;肥人心下痞闷,加苍术;气虚中满,加人参,去半夏;痰膈中满,加瓜蒌仁、贝母、桔梗竹沥、姜汁,去白术半夏;脾泄中满,加炒苍术、炒白芍,去半夏

摘录万病回春》卷三

女科切要》卷五:养胃汤

药方名称养胃汤

处方当归白术白芍茯苓半夏藿香砂仁陈皮神曲香附

功能主治治妊娠恶阻。

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3片,大枣2枚,水煎服。

摘录女科切要》卷五

董建华方:养胃汤

药方名称养胃汤

处方黄芩10克,马尾连6克,姜半夏10克,党参10克,炮姜炭5克,木香6克,炒白术10克,香附10克,延胡索5克,炒川楝子10克,焦三仙10克。

功能主治辛开苦降。乃胃中有热,肠中有寒,寒热错杂。

用法用量水煎服,每日1剂,日服3次。

摘录董建华方

猜你喜欢

  • 柴胡温胆汤

    药方名称柴胡温胆汤处方柴胡、陈皮、半夏(姜制)、茯苓、甘草(生)、竹茹、枳实(麸炒)。功能主治小儿感冒夹惊,病虽退,尚觉心惊不寐者。用法用量引用生姜。水煎服。临床应用疟《徐渡渔医案》:暑风为疟,疟日作

  • 加味六神汤

    药方名称加味六神汤处方橘红、半夏、胆星、菖蒲、茯神、旋覆、川贝、玉金。功能主治痰郁胸中,清气不升,经脉壅遏,遂成漏下者。摘录《顾氏医径》卷四

  • 八味茴香丸

    药方名称八味茴香丸处方八味丸加茴香。功能主治肾虚,寒疝疼痛。摘录《医略六书》卷二十四

  • 活血顺气何首乌散

    药方名称活血顺气何首乌散处方何首乌1钱,当归1钱,赤芍药1钱,白芷1钱,乌药1钱,枳壳1钱,防风1钱,甘草1钱,川芎1钱,陈皮1钱,香附1钱,紫苏1钱,羌活1钱,独活1钱,肉桂1钱。功能主治活血化瘀,

  • 半夏麻黄丸

    《金匮要略》卷中:半夏麻黄丸药方名称半夏麻黄丸处方半夏麻黄各等分制法上二味,研末,炼蜜和丸,如小豆大。功能主治通阳化饮。主水饮内停,心阳被遏,心下悸动者。用法用量饮服3丸,日三服。备注方中麻黄通太阳以

  • 瓷药散

    药方名称瓷药散处方白瓷药1两(细研),柏叶1两(微炙),柏树细枝1两(锉,炒黄),茴根1两(锉)。制法上为细散。功能主治妇人崩中,下血不止。用法用量方中茴根,《普济方》作茜根。摘录《圣惠》卷七十三

  • 加味胡黄连丸

    药方名称加味胡黄连丸处方胡黄连、芦荟、川黄连、肉果、桂心、人参、辰砂、使君子、木香、钩藤、龙齿、茯苓各等分,麝香少许。制法上为末,用獖猪胆汁2个,取汁和药令匀,却装入胆袋内,以绳扎之,更入莨菪子2钱(

  • 韭叶膏

    药方名称韭叶膏处方韭叶(连根洗净)。制法上捣烂,同人家门限下及地板上细泥和匀。功能主治虫牙痛。用法用量擦痛处腮上,外用纸贴。一时下有细虫在于泥上,可以除绝病根。摘录《医统》卷六十四引《经验方》

  • 蠲痛无忧散

    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八:蠲痛无忧散药方名称蠲痛无忧散处方番木鳖(香油煠浮)当归(酒洗)甘草(生)各60克麻黄90克穿山甲(陈土炒)川乌(黑豆酒煮,去皮、尖)草乌(姜汁煮)苍术(米泔水浸,炒)半夏(制)各

  • 柴胡白虎汤

    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:柴胡白虎汤药方名称柴胡白虎汤处方川柴胡3克 生石膏24克(研)天花粉9克 生粳米9克 青子芩4.5克知母12克 生甘草2.4克 鲜荷叶1片功能主治和解少阳阳明。主暑疟,暑热化燥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