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八味顺气散

八味顺气散

明方贤着《奇效良方》:八味顺气散

药方名称八味顺气散

处方人参(一钱半)白术(一钱半)茯苓(去皮.一钱半)青皮(一钱半)陈皮(去白.一钱半)白芷(一钱半)乌药(一钱半)甘草(七分半)

功能主治凡有风之人先服此药顺气,次进风药。

用法用量上作一服,水二钟煎至一钟。不拘时服。

贮藏密封。

摘录明方贤着《奇效良方

《重订严氏济生方》:八味顺气散

药方名称八味顺气散

别名乌药顺气散(《医宗必读》卷八)。

处方白术茯苓(去皮)青皮(去白)香自芷陈皮(去白)天台鸟药人参各30克甘草(炙)15克

制法上药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气中。七情内伤,气机逆乱,痰涎壅盛,神志不清,牙关紧急,肢体不温,气口脉沉,经用苏合香丸而神志已醒者。

用法用量每服9克,用水300毫升,煎至210毫升,温服,不拘时候。

摘录《重订严氏济生方》

《医方类聚》卷二十一引《济生》:八味顺气散

药方名称八味顺气散

别名乌药顺气散、八物顺气汤、顺气

处方白术1两,白茯苓(去皮)1两,青皮(去白)1两,香白芷1两,陈皮(去白)1两,天台1两,乌药1两,人参1两,甘草(炙)半两。

制法上为细末。

功能主治中风、中气,气滞痰阻,神志昏愦,牙关紧急,痰涎上壅,腹胀气喘,半身不遂,口眼?斜,语言蹇涩,神志昏愦,筋力挛拳,痰涎壅滞,麻痹不仁,遍身疼痛;气滞腰痛;类中风,虚胀喘逆。

用法用量乌药顺气散(《医宗必读》卷八)、八物顺气汤(《医学从众录》卷四)、顺气散(《医学金针》卷二)。有风之人,先宜服此,次进治风药。

各家论述1.《玉机微义》:四君子补脾胃中气药也,更用白芷去手阳明经风,乌药通肾胃间气,陈皮理肺气,青皮泄肝气。若风果在手阳明经,而肝、肺、肾、胃之气实者可用。但人身经有十二,皆能中邪,五脏之气互有胜负,此方安能尽其变乎?又况真气先虚之人亦难用此也。

2.《医方考》:人参白术茯苓甘草,四君子汤也。《经》曰: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,故用四君子以补气,治痰之法,利气为先,故用青皮白芷、台乌、陈皮以顺气,气顺则痰行,而无壅塞之患矣。此标本兼施之治也。

摘录《医方类聚》卷二十一引《济生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垂柳汤

    药方名称垂柳汤处方倒垂柳2斤(锉),白矾2两(生),杏仁3两。功能主治皮肤风热,生疮(疒咅)(疒畾),或痒痛。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,煎至1斗,去滓。于无风处洗浴。摘录《圣惠》卷二十四

  • 祛风止痒汤

    药方名称祛风止痒汤处方荆芥10克,防风10克,赤芍10克,丹皮10克,黄芩10克,栀子10克,白蒺藜10克,车前子10克,薄荷6克,蝉蜕6克,生地12克,菊花12克。功能主治祛风清热,凉血散瘀,止痒。

  • 大黄甘草饮子

   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饮子处方大豆5升(先煮3沸,淘去苦水,再煮),大黄1两半,甘草(大粗者)4两(打碎)。制法用井水1桶,将前药同煮3-5时,如稠糨水,少候大豆软,盛大盆中,放冷。功能主治一切消渴,饮水不

  • 归表汤

    药方名称归表汤处方羌活2钱半,青皮半两(炒),黑牵牛(头末)1两。制法上用末。功能主治水气,四肢虚肿。用法用量每服1钱,以樟柳根、绿豆、桑自皮煎汤调下。摘录《医方类聚》卷一二九引《经验良方》

  • 九味当归汤

    药方名称九味当归汤处方当归1分,甘草(炙)1分,芍药1分,人参1分,桂心1分,黄芩1分,干姜1分,大枣5枚,大黄2分。制法上切。功能主治小儿宿食不消,发热。用法用量以水1升半,煎取6合,去滓分服。摘录

  • 加减芦荟丸

    药方名称加减芦荟丸处方芦荟(真者)5钱,宣黄连(去须)2钱半,胡黄连2钱半,枳实2钱半,青皮2钱半,青黛2钱,木香2钱,山楂肉2钱,麦芽(炒)3钱,麝1分,干虾蟆1只(酥炙)。制法上为细末,汤浸蒸饼为

  • 开气散

    药方名称开气散处方枳壳(去瓤,麸炒)2两半,甘草(炙)7钱5分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气实,肋间痛,如有物刺。用法用量每服2钱,浓煎,葱白汤下,不拘时候。摘录《鲁府禁方》卷二

  • 黄芩参苏饮

    药方名称黄芩参苏饮处方参苏饮加黄芩。功能主治寡妇、室女思欲不遂,以致伤脾,饮食少思,寒热如疟,面上或红或黄。摘录《医统》卷八十二引《良方》

  • 类倒散

    药方名称类倒散处方大黄6钱,滑石6钱,皂角3钱。制法上为末。功能主治大小便不通,此前后热结也。用法用量黄酒送下。如小便不通,大黄3钱,滑石6钱;如大便不通,大黄6钱,滑石3钱。皂角3钱,大小便俱用。摘

  • 石韦饮子

    药方名称石韦饮子处方石韦(汤浸,刷皮)瞿麦木通各30克 陈橘皮茯苓芍药 桑白皮人参黄芩各22克制法上为细末。功能主治治气淋,小便涩痛。用法用量每服6克,用水300毫升,加生姜7.5克,煎至200毫升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