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隋·全元起《内经训解》。即《灵兰秘典论》。详该条。
病症名。即打扑内伤。详内伤条。
指臂之上骨,即桡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循臂内上骨下廉。”
即皮肤针疗法。因刺激轻微,适用于小儿,故名。见该条。
经穴名,代号GB2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阳蹻、足少阳之会。在髂前上棘与大转子最高联线中点(图96)。另说“在章门下同身寸之八寸三分,骼骨上”(《素问·气府论》王冰注);“从维道下行三寸,
脉学著作。1卷。一般认为是六朝·高阳生讬名王叔和的作品。高氏以较通俗的歌诀形式阐述脉理,联系临床实际。书中不少内容是根据王叔和《脉经》重新编撰的。由于易于讲习,流传甚广。但书中的观点,对脉义的理解以及
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羞明。详该条。
①推拿穴位名。又名阳筋。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,正对食指处。《小儿按摩经·六筋》:“青筋:乃纯阳属木,以应肝与胆,主温和,外通两目。”外热内寒者,掐之,以汗出为度。尚治目赤涩、多泪等。
谿同溪。见八溪条。
即小儿丁奚疳,久不瘥转变而成。参丁奚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