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咸虾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救伤秘旨》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甲骨出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牡蛎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大肠末段,以其直通肛门,故名。②承筋穴之别名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小腿后面,当腘横纹中点直下5寸处。③古病名。又称直肠泻。《证治要诀·大小腑门》:“药食方入口而即下者,名曰直肠。”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百眼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镟。即旋。耳镟疮,系指耳后缝间生疮。亦有谓之为月蚀疮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三:“耳镟者,生耳后缝间,延及上下,如刀裂之状,随月之盈虚,故名月蚀疮。”常见于小儿。多由胎毒未净,湿热炎上所致。治宜解毒清热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九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红孩儿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茅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闹羊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