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六。即真珠丸,见该条。
【生卒】:约1470~1550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兼医生。字希道,自号玉华子。海阳(今广东潮安)人。1502年进士,曾任礼部尚书等官职。喜好医方,通医术,为人治病效果较好,编有《程斋医抄》一书。
指未时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脾病者,日昳慧。”参见十二时条。
见《河南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猪毛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仲景十二脉之一。即高章两种脉的复合,脉来应指盈满之象。《诊家正眼》:“曰纲者,高章相搏也。”
病名。见《东医宝鉴》卷四。详胞痹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著有《济世万全方》1卷,佚。
证名。眼干燥滞涩或似异物入目般涩痛不适,称目涩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廿八:“目,肝之外候也。……上液之道,若悲哀内动腑脏,则液道开而泣下,其液竭者,则目涩;又风邪内乘其腑脏,外传于液道,亦令泣下而数欠,泣
出《三国志·方技传》。即小产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蛇腹疔。证治见指疗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