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产后四肢虚肿

产后四肢虚肿

病证名。《经效产宝·续编》:“产后四肢虚肿者如何?答曰: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,循经流入四肢,留淫入深,回还不得,腐坏如水,故令四肢面目浮肿。医者不辨,作气治之,凡水气多用导水药极虚之。夫产后既虚,又以药虚之,是重虚也。但服调经散(没药琥珀桂心、芍药、当归、麝、细辛)。血行肿消,则病自愈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颔骨

    下颌骨体的前下部分。

  • 金丝矮陀

    见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为矮陀陀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白苔双灰舌

    白苔满布,有两条灰色苔呈纵形排列的舌象。若灰苔色润,可刮净者,为脾胃虚寒挟食滞,宜温中健脾消滞。若苔干厚无津,刮之不净,为肠胃热结已实,宜通里攻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艾卷

    即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状长卷,故名。又称艾条。一般长20厘米,直径1.5厘米,重约10克。艾卷可以用纯艾绒或艾绒掺药制作,前者称纯艾卷,后者称药艾卷。

  • 四棱草

    ①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四方麻之别名。②见《广西植物名录》。为四楞筋骨草之别名。③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黑及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生津葛根汤

    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五方。葛根、天花粉、麦门冬、生地黄各等分,升麻、甘草量减半。用糯米泔水煎,去滓,入茅根汁一合,调服。治痘疮发渴。

  • 人苋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铁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腧穴折中

    针灸经脉专书。2卷。日本·安井元越撰。刊于1764年。1937年上海医界春秋社影印。原书用汉文写成,书中考证《内经》等中国古医书,分记经穴位置并附以“师说”及按语,作者本人亦颇多独到的见解。

  • 十指麻木

    证名。手指麻木的别称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四。详手指麻木条。

  • 陈其晋

    【介绍】:清末医家。字康斋。海盐(今属浙江)人。著有《康斋医案偶存》等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