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医宗必读·泄泻》。即痰泻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阮炳条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胡枝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十五络脉之一。原称足厥阴之别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厥阴之别,名曰蠡沟,去内踝五寸,别走少阳,其别者经胫上睾,结于茎。”本络脉发生病变,实则阳强不倒;虚则阴部搔痒。如脉气逆乱,则病睾丸肿胀、疝气。
指乳母气机壅滞时,以乳哺儿,损儿脾胃,而生诸疾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引《灵秘》和《宝鉴》云:“壅乳成痰涎,涎壅生惊。”“壅乳成妳癖。又吐逆生痰。”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即昆明鸡血藤,详该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盘肠生。详该条。
出《黄帝内经素问》。为海螵蛸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外科全生集》卷四方。砂仁、草果、威灵仙各等分。加砂糖少许,水煎服。治骨鲠咽喉。
病名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实则闭癃。闭癃则泻之。”详癃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