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名门齿、门牙。即今之切牙。儿生八月板齿始生。详门牙条。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八。即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,见该条。
病名。又称痧气、痧胀。见《通俗伤寒论·伤寒兼痧》。详痧气条。
前胸和上腹部各种痛证的合称,出《金匮要略·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》。①《千金要方·心脏》:“九种心痛:一、虫心痛,二、注心痛,三、风心痛,四、悸心痛,五、食心痛,六、饮心痛,七、冷心痛,八、热心痛,九、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蝼蛄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即肘关节后脱臼。详手臂出臼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苦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针具名。九针之一。又称箭头针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镵针者,取法于巾针,去末寸半,卒锐之,长一寸六分,主热在头身也。”其针头部膨大,末端锐尖,形如箭头。主要用于浅刺出血,治疗头身热病及皮肤疾患等。
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杜仲藤之别名,详杜仲藤条。
【介绍】:东汉时期人。字孝先。讲求炼丹之术,兼通医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