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三焦

三焦

六腑之一。是脏腑外围最大的腑,又称外腑孤腑。有主持诸气,疏通水道的作用。《难经·三十一难》:“三焦者,水谷之道路,气之所终始也。”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三焦者,决渎之官,水道出焉”。分上焦中焦下焦三部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上焦出于胃上口,并咽以上,贯膈而布胸中,……中焦亦并胃中,出上焦之后,……下焦者,别回肠,注于膀胱而渗入焉”。三焦手少阳经脉,与手厥阴心包经互相络属。②温病学作为辨证纲领。《温病条辨》:“肺病逆传,则为心包,上焦不治则传中焦,胃与脾也,中焦不治则传下焦,肝与肾也,始于上焦,终于下焦。”③推拿部位名。用于治疗心气冷痛等症。①位于总筋穴与天河水穴之间(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》)。②位于无名指中节的腹面(《小儿推拿广意》)。③位于中指中节的腹面(《幼科铁镜》)。④位于中指近端指骨的腹面(《推拿仙术》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时疫白喉捷要

    书名。又名《治喉捷要》、《白喉捷要》。1卷。清·张绍修撰。刊于1864年。首论白喉证治,次载验方,文字虽简略,但多经验之谈。195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将本书与《白喉全生集》合刊出版。

  • 紫裆风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三。其证发生在男子生殖器,色呈红紫,痒不可当。相当于过敏性皮炎。治疗参见赤面风条。

  • 暑湿眩晕

    病证名。指暑令感受湿邪所致的眩晕。有湿热与寒湿之分(见《症因脉治·外感眩晕》)。详寒湿眩晕、湿热眩晕条。

  • 吴东旸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达条。

  • 伤气

    证名。指外伤后由于气闭、气滞引起的病。多因跌扑、挤压、坠堕、打击,致使体内气机闭阻或凝滞不行所致。气闭者,可见人事不省;气滞者,可见胸胁胀闷窜痛,痛无定处,甚则呼吸牵掣作痛,心烦、气急、咳嗽,但胸腹触

  • 小便浑浊

    见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热类》。详便浊条。

  • 葵菜

    见《说文》。即冬葵叶,详该条。

  • 赤脉传睛

    眼科病证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又名赤脉侵睛。多由心火上亢,三焦积热或心阴不足,肾水亏虚所致。症见赤脉呈多数细分枝状,自眦部发出,走传白睛,甚至延及黑睛。赤脉从大眦发出者,称大眦赤脉传睛;从小眦发出者,称小

  • 产科四种

    丛书名。即阎纯玺《胎产心法》、钱氏(佚名)《胎产秘书》、《达生编》及《大生要旨》四种产科著作的合刊本。

  • 胕疝

    古病名。指脐下有硬结肿块的一种疝病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:“腹中脐下有积聚,名曰胕疝也。”《医宗必读》卷八:“疝,足阳明筋病,内有脓血,即巢氏之胕疝,子和之血疝也。宜用桃仁、玄胡索、甘草、茯苓、白术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