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表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
【介绍】:
明代官吏。字民望,号鹿园,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正德十五年(1520年)进士,曾任淮安总兵等官职,抗御侵犯我国沿海的倭寇有功。有不少著述,医学方面,曾选刻有《济世良方》一书。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
【介绍】:
明代官吏。字民望,号鹿园,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正德十五年(1520年)进士,曾任淮安总兵等官职,抗御侵犯我国沿海的倭寇有功。有不少著述,医学方面,曾选刻有《济世良方》一书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五方。麻黄、麻黄根各二两,头生酒五壶。将药入酒内煮三炷香,露一宿,每早晚各饮三至五杯。治酒皶鼻。
病证名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二。多因产后失血过多,不能上荣于脑,或恶露停留胞宫(厥阴之位,其脉贯顶),循经上冲于脑所致。失血过多者,兼见面色苍白,小腹隐痛。治宜补血益气。方用八珍汤加蔓荆子。瘀血上
即黑锡丹第二方,见黑锡丹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石仙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使君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推拿捷经》:“醒脾消食应揉二大指头顶,向外转三十六次。”
《外科正宗》卷三方。川芎、当归、黄芪各二钱,白术、金银花、天花粉、皂角刺各一钱,甘草、泽泻各五分。水煎服。治鱼口、便毒、横痃等证已成,不得内消者。
12卷。清·张琰撰。刊于1741年。卷1~2载药性、痘疹诊法及治疗大要;卷3介绍种鼻痘之法;卷4~8为痘疹各期的证治;卷9痘后杂症及调治;卷10女子痘症;卷11麻疹论治;卷12麻痘诸方。其治痘之法遵循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北魏医生。馆陶(今河北馆陶)人。世代业医,其父李亮、兄李修,均为当时名医。各详本条。
十五络脉之一。原称足太阴之别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太阴之别,名曰公孙,去本节之后一寸,别走阳明,其别者,入络肠胃。”本络脉发生病变,实则腹痛;虚则膨胀。如脉气逆乱则上吐下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