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帷通帏,亦作眦帏赤烂。《审视瑶函》:“此症专言眦之赤烂。”详眦赤烂条。
即紫金锭,见该条。
又称气阴两伤。常见于热性病的过程中,如:①温热病耗津夺液,出现大汗、气促、烦渴、舌嫩红或干绛、脉散大或细数,有虚脱倾向者。②温热病后期及内伤杂病,真阴亏损,元气大伤,出现神疲形怠、少气懒言、口干咽燥、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秦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生于耳后发下,软小高突,不痛不痒。治法:以针刺破瘤体,粉发齐出。即皮样囊肿。
鼻之别名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七:“鼻为肺窍,又曰天牝。”详鼻条。
出《诸病原候论》卷三十五。即王烂疮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手掌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儒门事亲》。又名奶癖。多由乳食太过,郁于肠胃,积热熏蒸而成。症见身瘦肌热,面黄腹大,或吐泻腹有青筋,两胁结硬如碗。宜以导滞清热为治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狗屎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