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济生拔粹条。
骨节之间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留于节凑,必将为败。”
即牛黄清心丸第一方,见牛黄清心丸条。
出《经效产宝》。即临产。因古代产妇临产时,有的是坐在草蓐上分娩,故名。
①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五方。薄荷叶、楝参各五钱,生地黄一两,生甘草二两,桔梗三钱,山豆根八钱,冰片三分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龙眼大,每一丸分三次,临卧噙入口中,津液渐渐化下。治咽喉肿痛,或声不清,或声哑,
【介绍】:三国时吴国医生。平生从事磨镜职业,深入民间,遇有病人,则予丸药治疗,多有疗效。因姓名不传,一般人称他负局先生。
病证名。眼睑频繁的剳动。又名眼睫连劄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凡病或新或久,皆引肝风,风动而上于目,目属肝,风入于目,上下左右如风吹,不轻不重,儿不能任,故目连剳也。”治宜清肝祛风,用柴胡清肝散。如目剳面
参肺肾两虚条。
详外痛内快条。
自我推拿方法名。见《理瀹骈文》。即灌溉中岳法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