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骨槽痈

骨槽痈

病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上:“风热上壅阳明,致耳下漫肿,牙关胀痛,为骨槽痈。以针刺牙根尽处,出血即松,内服清散方。若牙关紧闭,滴水不入,名骨槽风。若牙痛见牙根肿凸一点,即是牙疔。”参见骨槽风、牙疔等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医苑

    丛书名。汇订于清光绪初,汇辑者不详。包括《玉函经》、《注解胎产大通经》(梁·杨子健撰)、《秘传离娄经》(眼科著作。不著撰人)、《小儿痘疹经验良方》(清·魏君用编)、《医萃》(明·肖昂撰)、《医抄》(不

  • 阴阳人

    人疴的俗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妊娠疹

    病证名。指妊娠期患麻疹。其症初起发热,易动胎。治疗除注意安胎外,余症均按麻疹辨证治疗。

  • 蛴螬漏

    古病名。颈部漏的一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四。多由悲思忧虑,情志不遂而得。其症颈项生核如枣,可移动,伴有寒热胀满的病症,日久可生孔道,疼痛搔痒。宜玄参散内服。

  • 痘科切要

   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。

  • 伤肝疬

    病名。《疬科全书》:“忧郁内伤,初则经水不调,久而致闭不通,阴火上炎,皆能生疬,凝结不消,此名伤肝疬。”妇女较多见。宜舒肝解郁,服加减逍遥散;如见心脾血亏者用加减归脾汤。

  • 石胆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胆矾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磨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①即摇法。②即摩法。各见该条。

  • 泪孔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针灸聚英》作泪空。即睛明,见该条。

  • 黄赤为热

    五色主病之一。出《灵枢·五色》。面黄多为湿热,面赤主热,故黄赤为热。《望诊遵经》:“疸病面红黄,口渴,尿黄赤,身热者阳黄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