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范汪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还阳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幼科铁镜》。详不寐多困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科准绳》卷四。即外踝疽。详附骨疽。
杨梅疮早期特征之一。由交媾不洁,染毒而发。多见于冠状沟、包皮内面、宫颈和大阴唇等处。通常单发,初起为浸润性丘疹,焮肿光亮,逐渐增大。破后溃烂,腥而无脓,周围略隆起,中心凹陷,硬如软骨。一般无痒痛等自觉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樟树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州卫生》(11):1959。为水田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凤林寺女科秘传》。即妊娠小便不通。详该条。
药物学著作。10卷。清·赵学敏撰。刊于1765年。本书收录《本草纲目》一书所未载,或已载而需予补充的药物。分为水、火、土、金、石、草、木、藤、花、果、诸谷、诸蔬、器用、禽、兽、鳞、介、虫等18类共92
即行气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