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种肥壮人中的一种。出《灵枢·卫气失常》。其肩肘髀膝高起处的肌肉坚实,皮肤丰满。后世一般将身体肥胖者称为肥人,并认为“肥人多湿痰”(《张氏医通》引李士材语)。
【介绍】:见孙志宏条。
见《红河中草药》。为小红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幼科发挥》。即盘肠气痛。见该条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书名。一名《珍珠囊》。金·张元素撰。成书于12世纪左右。原书已佚,今仅存辑入《济生拔萃》一书的节录本。首载113种药物的阴阳、寒热、性能、主治、归经及宜忌。其次记述了君、臣、佐、使、通经(通经以为使)
【介绍】:见卫汛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本草家。善于辨别中草药,撰有《加诠杂注本草》。
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。即穿山甲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喉痧。又名疫喉、疫喉痧、烂喉痧。本病除发热、咽喉疼痛肿烂外,皮肤还出现痧斑,故名。治以辛凉解表,泄热解毒,滋液养阴等法为主。参见疫喉等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