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风伤卫证

风伤卫证

病证名。指桂枝汤证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病发热,汗出,恶风,脉缓者,名为中风。”《伤寒明理论·恶风》:“风邪中于卫也,则必恶风。何者?以风则伤卫,寒则伤荣,为风邪所中,于分肉不温而热矣,皮毛不充而缓矣。腠理失其肥,则疏而不密;开阖失其司,则泄而不固,是以恶风也。”《张氏医通·诸伤门》:“如交霜降节后,有病发热,头痛自汗,脉浮缓者,风伤卫证也。以风为阳邪,故只伤于卫分。卫伤,所以腠理疏,汗自出,身不疼,气不喘,脉亦不紧。”《伤寒论大全》卷一:“风则伤卫,头痛恶风,脉浮缓而自汗,则用桂枝汤充塞腠理以散邪,汗止即愈。”参见太阳中风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

    见尚论篇条。

  • 百解头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广防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内证

    病人身体内部,即胸腹部的病候,系与“外证”相对而言,主要指病人的自觉症状和通过按诊得到的证候,见《难经·十六难》。如肝之内证为“脐左有动气,按之牢若痛”、心之内证为“脐上有动气,按之牢若痛”等。

  • 补注洗冤录集证

    法医学著作。5卷。宋·宋慈撰,清·王又槐增辑,阮其新补注。本书是《洗冤集录》增补注释本的一种,也是流行较广的一种传本。参见洗冤集录条。

  • ①病名。五噎的总称。《医说》卷五:“噎病亦有五种:气噎、忧噎、食噎、劳噎、思噎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否噎病诸候》:“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,三焦隔绝则津液不利,故令气塞不调理也,是以成噎,此由忧恚所致。忧恚则

  • 木癞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。由毒邪入肝经而发病。初起肤如虫癣,大小不一,形色不同,久则连片,腐烂腥秽,面目作痒,眉睫脱落。相当于瘤型麻风晚期。

  • 黄钟

   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。详六律条。

  • 拳顶法

    推拿手法名。手握拳,用食指或中指近端指间关节的背面用力按压穴位。作用似按法而刺激量较大。

  • 猪糠藤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百眼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邪嗽

    五嗽之一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九。又称劳嗽、疰嗽。指劳极损伤肺络或感邪恶之气所致的咳嗽。《医说》卷四:“惟今之所谓劳嗽者,无所经见,意其华佗所谓邪嗽,真人所谓疰嗽者是也。此病盖酒色过度,劳极伤肺,损动经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