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省斋
【介绍】:
见陈梦雷条。
【介绍】:
见陈梦雷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碥·眩晕》。又称头风眩运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九。指丹毒之严重者。详丹毒条。
正骨器械。用于骨折复位后的局部外固定。又称夹板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五:“治腕折四肢骨碎及筋伤蹉跌。”条下注有《肘后方》云:“小品方……以竹编夹裹,令遍缚令急,勿令转动。”这说明早期夹板用竹片制成
证名。指汗出如水,漏泄不止。又作灌汗。多因发汗太过所致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》:“太阳病,发汗,遂漏不止。”后人据此称之为漏汗。《脉经》卷六:“肺脉……其濡而散者,当病漏汗(漏,一作灌)。”漏
书名。6卷。明·彭用光撰。刊于1561年。书中除列述中风、伤寒等常见病证的一些单方验方外,并介绍了有关食疗、食物宜忌、食物制造、养生等内容。卷6为彭氏注释的《痈疽神妙灸经》,其中绘有人体穴位图17幅,
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用相应脏腑的功能命名者。见葆光道人《眼科龙木集》。①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认为即兑廓,络通下焦,“肾与下焦相为脏腑,关主阴精化生之源,故曰关泉廓”。②《医宗金鉴·眼科心法要诀》:“关泉廓
五液之一。即眼泪。见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。为透明的水样液体,具有清洁和润泽眼珠的作用。若非因悲泣而流泪者,多属病态,常与肝经有关。
《仁斋直指方论》卷二十三方。肉桂、大黄、白芍药、泽泻、炒牵牛子、炒桃仁各一分,甘草半分。为粗末,每次三钱,加生姜五片,水煎,食前服,日二次。治便毒,内蕴热气,外挟寒邪,精血交滞,肿结疼痛。
书名。4卷。清·德丰辑。刊于1827年。卷1~2为内、妇、儿科及针治、膏药等验方汇录;卷3为草药图说,收载地方草药60种,详其主治并附药图;卷4为外科良方。本书新收草药多不见于一般本草著作。
脏腑相合之一。胆附于肝,肝的余气聚于胆,对贮藏和疏泄胆汁,互为作用。肝足厥阴经脉与胆足少阳经脉互相络属。肝为脏,属阴;胆为腑,属阳。一脏一腑,阴阳表里互相输应。《灵枢·本输》:“肝合胆,胆者中精之府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