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太阳病、阳明病、少阳病的总称。《医述·阳经分经腑》:“三阳病在经者,可汗而已。”“三阳病入腑者,可下而已。”参见六经病条。
《医学入门》卷六方。白术二两,白芍药一两半,陈皮、枳实、黄连各一两,人参、木香各五钱。为末,荷叶煎浓汁,煮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至七十丸,食远米饮送下。治痞满。
病名。见《原机启微》。即针眼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1卷。清·包诚纂辑。书成于1870年。本书以表格的形式分析黄元御《伤寒悬解》中六经各类病证。颇能提要钩玄,便于审证参考对照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牙痛之因于火者。火有虚实。因于实火者,多由阳明胃火上炎所致,牙痛得凉痛减,治宜泻火解毒,可选用清胃散、玉女煎等加减。因于虚火者,多由肝肾阴虚,虚火上炎所致,治宜滋阴降火,可选用知柏地黄汤、左归
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三十五下巴豆。因形似荷花瓣或圆钱形,故名。即体癣。
简称通泄。通泄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治法。寒下、增液泻下等法皆是。
病名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是指经行时出现下腹部及腰部疼痛,经净后即缓解痛止。详痛经条。
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以潮热、虚弱为特征。因其热自内向外蒸发而名。病属虚劳范畴,亦称劳蒸。蒸病有五蒸、二十三蒸之分。常为劳瘵主症之一。以骨蒸为多见,故蒸病又称骨蒸。习惯上,多归入劳瘵。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