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阴癣

阴癣

病名。指发于股臀部的癣疾。见《外治寿世方》卷三。由风热湿邪侵于肌肤,蕴郁日久所致。或由霉菌传染而得。临症初起患处为丘疹或小水疱,渐向周围扩大而成红斑,边缘清楚、上有薄屑、痒甚,多发生股部内侧,时久可蔓延到外阴、臀部及肛门周围。治疗,外用癣药水或雄黄12克以陈醋100毫升浸后外搽,即股癣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进阴退

    子午流注用语。指天干为阳主进,地支为阴主退。是推算次日干支开取井穴时辰的方法。例如甲日甲戍时开取胆经井穴足窍阴,要推算次日(乙日)开井穴的时辰,根据阳进阴退的原则,则天干从甲进一数为乙,地支从戍退一数

  • 猪仔笼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猪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肝咳

    病证名。①指咳则两胁痛,甚则不可以转动者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肝咳之状,咳则两胁下痛,甚则不可以转,转则两胠下满。”治用小柴胡汤、泻青各半汤、枳壳煮散加减。参肝经咳嗽条。②十咳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咳嗽诸

  • 杨瑞

    【介绍】:明医家。关西(陕西?)人。酷爱奇方,凡所征得,则汇之成帙,随证施用,取效良多。后又得《经验秘方》(1514)、《经验药方》(1510)、合为《良方类编》(1520)。中有三子养亲汤、打老儿丸

  • 上热下寒

    证名。指上部表现为热,下部表现为寒的病证。该证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类型:①厥阴病证型之一。亦即寒热错杂表现之一。患者在同一时期内,上部表现为热性、下部表现为寒性的证候。如外感病误用攻下,引致大泻不止,津液

  • 伤肺疬

    病名。指瘰疬由咳嗽日久而发者。出《疬科全书》。治法:因外感咳嗽而发者,宜服加减黄芩知母汤。由内伤咳嗽而发者,用加减八珍汤。

  • 翻掌运臂

    练功方法之一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取直立位。单手掌心向上作前平举,再翻掌向下作肩关节后伸运动,两手交替进行;然后两手钩掌,提至胸前,手背相对,指尖朝下,贴胸下坠至少腹后,分向两侧,重复数次;

  • 大翘子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连翘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金扁柏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兖州卷柏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少食养生法

    饮食养生方法之一。节食养生,首倡于《黄帝内经》,认为食饮有节,百病莫生。少食之所以能养生,《老老恒言》认为:“凡食总以少为有益,脾胃磨运,乃化精液,否则极易之物,多食反致受伤,故曰少食以安脾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