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二。即脾冷涎多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何炳元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木槿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同中气下陷。详该条。
即脏会。详该条。
呼吸的通道。为肺的附属器官,包括气管、喉、鼻道等连成的呼吸道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宗气留于海……其上者,走于息道。”
病证名。出《甲乙经》。指妇女从阴道流出胶样的赤色粘液。参见赤带条。
①八纲中的表证、热证、实证,属于阳证。②典型的实热证,如壮热、面赤、头痛、身热喜凉、狂躁不安、口唇燥裂、烦渴引饮、语声粗壮、呼吸气粗、大便秘结或臭秽、腹痛拒按、小便短赤,舌红,苔黄燥,脉浮洪数有力等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一十三。即眼弦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五灵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