苔白而厚,干燥有裂纹的舌象。为里热津伤,如腑结未实者,宜增液缓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古病名。又名传尸。《外台秘要·传尸方四首》:“传尸,亦名转注。”详转疰、传尸条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为合欢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,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胞衣不下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玄参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紫苏梗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。出《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》。详水底捞月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又名掖痈、夹肢痈、挟痈、夹痈。多由肝脾二经结热,气滞血凝所致。初起皮色不变,漫肿无头,日久方疼,乃生寒热;或初起患处即红肿热痛,身发寒热。初宜服柴胡清肝汤,外敷冲和膏;若脓成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消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