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部骨陷

部骨陷

五脏所分属面部的各个部位出现的病色,若深陷入骨的征象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五色之见也,各出其色部,部骨陷者,必不免于病矣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痿易

    古病名。痿的别称。因四肢痿弱,变易正常的作用,故名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三阳三阴发病,为偏枯痿易,四支不举。”张志聪注:“痿易者,委弃而不能如常之动作也。”详痿条。

  • 尿床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·尿床候》:“夫人有于眠睡不觉尿出者,是其禀质阴气偏盛,阳气偏虚者,则膀胱肾气俱冷,不能温制于水,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。”《类证治裁》卷七:“睡中自遗,多属下元虚冷,宜螵蛸丸,然遗失

  • 臭橘叶

    出《夏子益治奇疾方》。即枸橘叶,详该条。

  • 精露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石门。见该条。

  • 孙克容

    【介绍】:见孙志宏条。

  • 青灵泉

    见青灵条。

  • 肌肉不仁

    证名。指肌肉麻木不知痛痒、冷热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脾气热,则胃干而渴,肌肉不仁,发为肉痿。”《伤寒明理论·不仁》:“不仁,谓不柔和也。痒不知也,痛不知也,寒不知也,热不知也,任其屈伸灸刺,不知所以然者

  • 谵言

    出《素问·厥论》。即谵语。详该条。

  • 郝公景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民间医生。自采药物于泰山,为人治病多效。

  • 蛔虫菜

    见《中国经济海藻志》。为鹧鸪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