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科传薪集》方。大黄三两,黄柏一两,黄连三钱,煅石膏二两,炉底灰少许。为细末,黄连水调敷患处。治风毒黄水疮。
见伤寒论本旨条。
出《本草便读》。又名生地黄、鲜地黄。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(Gaertn.)Libosch.的新鲜根茎。产河南、浙江、江苏、河北、陕西、湖南等地。甘、苦,寒。入心、肝、
病名。见清·周登庸《续广达生篇》。亦名花风、花心风,俗称“花痴”。指相火过旺,欲火妄炽,肝风易动的病症。症见情欲激动,性欲亢进,见异性则以为情人,甚则出现夜间四肢抽搐,牙关拘紧等。治宜泻肝火,平肝风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松笔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方。穿山甲(土炒)、金银花、大黄各三钱,陈皮、当归尾各一钱半,天花粉、薄荷、赤芍药、生地黄、白芷、乳香、甘草、防风、贝母各一钱,没药、皂角刺各五分。水煎,空腹服。治
脉学著作。清·管玉衡撰。管氏在三十二辨中,论述了诊脉大法,浮、沉、迟、数、滑、涩六脉所统共二十九脉的阴阳所属及其形象;详叙十二经脉源流、循行及病状,并探究脉学中的一些变化情况及切脉法等。现有《珍本医书
【介绍】:见许豫和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小儿泄泻,迁延不愈不能禁约的证候。出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。多由久泻不止,或误用攻下,致脾胃阳虚,中气下陷,不能固涩所致。症见泄泻不禁,完谷不化,面神疲,四肢不温,口淡食少等。治宜升提中气
病证名。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一:“产后口噤,由血气虚,而风邪乘于手三阳经也。盖手三阳之筋,循结于颌,得风冷则筋急,故致口噤。”治以大补气血为先,虽有他症以末治之。如恶寒发热,乃属气血虚甚之极,方用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