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逆气

逆气

出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。指喘急气逆。有阳明气逆,肺络气逆,肾气上逆之分。《类证治裁·喘证论治》:“逆气,气上逆不得卧而息有音,……阳明脉逆,不得以其道,故不得卧而息有音也。……其不得卧,卧则喘者,是水气之客者。水者,循津液而流,肾为水脏,主津液,主卧与喘也。治阳明之气逆,四磨汤七气汤;治肺络之气逆,杏子汤小青龙汤越婢汤苏子降气汤;治肾气之逆,麻黄附子细辛汤、肾气汤、灵砂丹。”一般所指逆气,多指喘逆。《证治准绳》:“逆气者,但气上而奔急,肺壅而不下,宜详辨之。”参咳逆上气奔气、喘证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痰粘稠

    痰质胶粘浓稠难咯,色白带黄,多属肺热。

  • 蛇泡草

    ①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蛇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②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白花蛇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断绝

    证名。又称断泄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十九。详断泄条。

  • 阎氏小儿方论

    参见小儿药证直诀条。

  • 用温远温

    使用温热药物应避开温热主令之时,即气候温热之际不宜用温热性药物或食物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参见“用热远热”条。

  • 治脏者治其俞

    选穴法之一。出《素问·咳论》。指五脏病变当取相应经脉五输穴中的输穴(张志聪解释作五脏背俞)进行治疗。

  • 膈下

    膈,指膈膜,为分开胸腹之筋膜。膈下指膈膜以下的部位,即上腹部。《医林改错》:“在内分膈膜上下两段,膈膜以上,心肺咽喉,左右气门,其余之物,皆在膈膜以下。……立膈下逐瘀汤,治肚腹血瘀之症。”

  • 鼾眠

    证名。系指睡眠中呼吸时咽喉有声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:“鼾眠者,眠里喉咽间有声也,人喉咙气上下也。气血若调,虽寤寐不妨宣畅,气有不和,则冲击喉咽,而作声也。其有肥人,眠作声者,但肥人气血沉厚,迫隘喉

  • 寒滞肝脉

    指寒邪凝滞于肝脉的病机。肝的经脉络于外阴部,经过小腹,分布两胁,寒邪凝滞于肝脉,可使经脉挛急,症见下腹胀痛,牵引睾丸坠痛,并见肢冷畏寒,舌苔白滑,脉沉弦或迟等。治宜温肝散寒。

  • 茎纵

    证名。见《类证治裁·阳痿附茎纵》。又称阴纵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