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违时

违时

违背四时阴阳变化及其对万物的生长收藏作用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无代化,无违时,必养必和,待其来复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豆瓣柴

    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铁仔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泉腋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渊腋,见该条。

  • 慈航集三元普济方

    见慈航集条。

  • 中郄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脉经》。①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作中都穴别名。②委中穴别名。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

  • 方丞

    东汉时医官职称,为太医监之下属官职,计2名,其职责掌管医方。

  • 灰黑舌尖

    舌尖灰黑,中渐红至根,是胃有食滞、胸膈热盛之候。宜缓下调胃。若里结已成,当通里攻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
  • 圆翳

    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圆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淋溲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本病论》。小便淋沥之意。详淋条。

  • 局方牛黄清心丸

    即牛黄清心丸第一方,见牛黄清心丸条。

  • 洗肺散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一方。半夏三钱,黄芩、天门冬、麦门冬各二钱,五味子、杏仁各一钱,甘草五分,生姜五片。水煎服。治因伤于暑热而致的热嗽,症见口燥,声嘶,烦热引饮,或吐涎沫,甚至咯血,脉数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