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:“形瘦经少,此气血弱也。宜服加味四物汤(四物汤加人参、香附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)。”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内伤外感门》卷二十一。即蒲黄饮,见该条。
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五。即来复丹,见该条。
书名。本赋有二种,均题明·万全撰,但内容不同。①收入《痘疹全书》中,共二篇。上篇论痘,共29条;下篇论疹,共8条。②收入《片玉痘疹》中,一篇,共16条。
与阳气相对。泛指事物的两个相反相成的对立面之一。就功能与形态来说,阴气指形质;就脏腑机能来说,指五脏之气;就营卫之气来说,指营气;就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来说,则行于内里的、向下的、抑制的、减弱的、重浊的为
《内经》诊候痈疽生于体表,内连五脏的五个重要部位。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五脏,身有五部:伏兔一;腓二,腓者腨也;背三;五藏之腧四;项五。此五部有痈疽者死。”
元代医官职称,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官员,始设于1288年(至元二十五年),官阶为从六品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博落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腧穴分类名。简称奇穴、经外穴,详经外穴条。
见《河南中药手册》。为槐角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