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赤痢

赤痢

血痢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热乘于血,则流渗入肠,与痢相杂下,故为赤痢。”详血痢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医宗撮精

    见医宗撮精、折肱漫录合刊条。

  • 拱腰老

    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草血竭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喉结

    即结喉。详该条。

  • 病阻

    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三。即恶阻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天烛子

    出《三奇方》。为南天竹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产后疟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四:“夫疟者,由复伤于暑,客在皮肤,至秋因劳动血气,腠理虚而风邪乘之,动前暑热,正气相击,阴阳交争,阳盛则热,阴盛则寒,阴阳更盛,故发寒热。阴阳相离,则寒热俱歇。若邪动气至,

  • 芥菜子

    ①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白芥子之别名。②出《孙天仁集效方》。即芥子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雷实

    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雷丸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医愈郎

    元代医官职称。隶属于官医提举司,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,官阶从八品。

  • 指纹理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两吻多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