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平圣惠方》卷四十六。即久咳。详该条。
骨名。出《灵枢·癫狂》。即尾骨。详尾骶骨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三十五下巴豆。因形似荷花瓣或圆钱形,故名。即体癣。
见医学摘粹条。
出《串雅内编》。截,绝的意思。即控制疾病发作。例如用常山、草果等截疟,用白金丸治痫症,外治的点痣药等。
菀,古与“郁”音义相通。膹菀即膹郁。详膹郁条。
见鼻交頞中条。
病证名。指小儿伤风咳嗽而吐痰涎的证候。多由风邪入于肺胃,入里化热,灼液成痰,痰结胸中,以致肺气不宣而成。《幼科金针》:“伤风嗽吐者,寒气滞于胸中,肺气不顺,连嗽不止而吐也。”常伴有发热、恶寒等全身症状
证名。清·陈士铎《石室秘籙》:“视各物倒置,人又无病。”参见目妄见、视惑等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苦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