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诊法

诊法

诊病的方法。包括四诊辨证两个过程。即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等方法了解病情,并据此进行辨证,对疾病作出诊断。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,现代的物理和化学等检查,被广泛地结合应用,因而丰富了诊法的内容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医工

    古代对一般医生的称谓。出《素问·疏五过论》。汉代设医工长,是主管宫廷医药的官名。唐代有医工、针工等,职位在医师、针师之下,而在医生、针生之上。

  • 臭息

    证名。指走马牙疳患者之口臭。参见走马牙疳条。

  • 土石莲子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苦石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推脊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即推骨节法。详该条。

  • 八瘕

    病名,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:“八瘕者,皆胞胎生产,月经往来,血脉精气不调之所生也。”即黄瘕、青瘕、燥瘕、血瘕、脂瘕、狐瘕、蛇瘕、鳖瘕。详各条。

  • 熏牙子

    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天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扁豆皮

    见《本草便读》。即扁豆衣,详该条。

  • 脚板蒿

    见《湖南民间药物资料》。为牡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蒙花珠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新蒙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皮肤针

    针具名。一种多针浅刺的专门针具,因其刺激仅及皮肤,故名。可用6~7号缝衣针5~7枚,横插入一根钻有孔眼的竹箸末端并加线固定,亦称箸针。市售小锤式皮肤针,以其装置的针数不同,分别有梅花针、七星针、丛针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