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补脾摄血

补脾摄血

补气摄血。是治疗脾不统血,气不摄血所致的出血证候的方法。如月经先期,血量较多,色淡质稀,脉虚弱无力;下血紫暗,或先便后血、脘腹隐痛、面色白,脉细弱;反复皮下出血,神疲乏力,头眩心悸,脉虚细弱;溃疡病呕血色淡,胃脘隐痛,时轻时重,肢冷畏寒,心悸气短,脉细弱。以上诸证,均可用归脾汤为主方加减治疗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土白芷

    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山矾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冷涎呕吐

    病证名。见《金匮翼·呕吐统论》。又名冷涎泛、冷痫。因痰饮伏于中脘所致。症见胸闷恶心,泛吐痰涎,遇冷即发。治宜温化痰饮。用吴茱萸汤、旋复花汤、新法半夏汤、挝脾汤等方。参见痰饮呕吐条。

  • 木梨花

    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即茉莉花,详该条。

  • 八味逍遥散

    见《医学入门》卷七。即加味逍遥散第一方,见该条。

  • 怪脉

    生命垂危时所出现的特殊脉象。详七怪脉、十怪脉条。

  • 土蛋

    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土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回阳九针穴

    出《针灸聚英》。指具有回阳救逆作用的九个经验效穴。即哑门、劳宫、三阴交、涌泉、太溪、中脘、环跳、(足)三里、合谷。

  • 冻生

    见清·陈笏庵《胎产秘书》。即冻产。详该条。

  • 李府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中梓条。

  • 吸壁藤

    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络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