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问》篇名。长,犹广的意思。本篇指出头痛、寒热等十二种不同病症的针刺手法,进取针穴及针刺反应。说明了针刺治病要根据疾病的肌肉骨节部位、性质,适当掌握进针的深度、次数和治程长短的道理,故名。
【介绍】:见王好古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六。即髌骨折。因跌打磕撞所致。局部肿胀、疼痛、瘀血、膝关节活动受限,断损处压痛,并可触到凹陷及骨声。治宜用手法整复。如膝关节内积血较多者,可穿刺吸去瘀血,后用抱膝固定;初期服七厘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冲门,见该条。
见本草三家合注条。
病证名。出清·邹五峰《外科真诠》。①即痄腮。详该条。②《外科启玄》:“大人小孩疳食透腮颊,初生时如米豆大一小疮,次则渐大,蚀破腮颊,故名含腮疮。”
亦作庭孔,指阴道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督脉者,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,女子入系廷孔。”张志聪注:“廷孔,阴户也。”
又称肝血不足。指肝藏血不足的证候。肝主藏血,血属阴,故血虚或肝阴虚均可出本证。临床表现有血虚或肝阴虚的见证,并有虚烦失眠,多梦易惊恐,月经不调等症。治宜补血养肝。
证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见应候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作龙泉。即然谷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