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血逆眼

血逆眼

病证名。见佚名《抄本眼科》。指白睛血凝不行,色似硃砂,不痛不痒,不胀不肿之证候。参见色似胭脂证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穿腮毒

    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骨槽风,又名穿腮毒者,由忧愁惊恐悲伤思虑所致。初起生耳下及颈项,隐隐皮肤之内有小核,渐大如胡桃,牙龈肿痛,寒热大作,腐烂不已,日增红肿,或左或右

  • 瑇瑁

    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即玳瑁,详该条。

  • 潼蒺藜

    见《本草便读》。为沙苑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咽喉不利

    证名。系指咽喉不适,或干、或痛、或异物感,呼吸吞咽均感不适。为多种咽喉疾患之常见症状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:“府藏冷热不调,气上下哽涩,结搏于喉间,吞吐不利,或塞或痛。故言咽喉不利。”有虚实之别。

  • 牛奶根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胡颓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白轮

    眼的部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白睛,详该条。

  • 张翰风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琦条。

  • 大腹绒

    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大腹皮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范防御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儿科医生。人多呼其官衔“防御”,故名字不详。杭州人。范氏及其子孙均以世传小儿医闻名当时。

  • 江承宗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撰《删繁药咏》3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