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蜡目

蜡目

病证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“蜡目者,是蝇蛆目眥成疮,故谓之蜡目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土气不调

    指脾气失却正常的运化功能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土气不调,四肢不举,言无音声。”

  • 凌厚堂

    【介绍】:见凌堃条。

  • 十二经脉

    亦称十二正经。是人体手、足三阴三阳十二条主要经脉的合称。《灵枢·海论》:“夫十二经脉者,内属于府藏,外络于肢节。”是人体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,也是经络系统的主体。十二经脉按阴阳属性分布于人体,四肢部阳经

  • 丛针

    皮肤针之一。将毫针集簇成丛,外加捆扎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
  • 分推法

    推拿手法。为推法的一种。又名分法。用两手拇指指腹由一处向两边分开移动。操作时的起点多在穴位上。常用于胸腹、前额及腋掌部。《保赤推拿法》:“分者,医以两手之指,由几经穴划向两边也。”

  • 唾血

    证名。①指痰中带血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肺咳之状,咳而喘息有音,甚则唾血。”详咳血、嗽血、咯血等条。②指血随唾液而出。多因脾不统血,肝不藏血,或肾水不足,阴虚火旺所致。脾不统血者,伴见心悸怔忡,睡卧不安

  • 陈复正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飞霞。广东罗浮人。曾从一名道士学气功,并成为道士,同时行医,对小儿科尤其擅长。他采集过去有关文献,结合个人临证经验,编成《幼幼集成》一书,其中包括不少民间验方和外治法,对痘疹的叙

  • 理中消胀丸

    《重订通俗伤寒论》方。大戟二钱五分,制皂角三钱,木香二钱,炒黑牵牛子一钱五分,煨甘遂一钱。为细末,用枣肉捣丸,每服三钱,分三次服。第一次葱白煎汤、陈酒送下;第二次莱菔子、砂仁煎汤送下;第三次牛膝、木瓜

  • 蛇退草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夜关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世彦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杰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