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元·朱震亨《幼科全书》。指因食积阻滞肠胃而引起的呕吐。主要症状为腹痛,呕吐,大便不通及肛门不排气等。针刺足三里,内庭;并配合中药利气导滞之剂。
即臊臭、焦臭、香臭、腥臭、腐臭五种臭味。
病名。即小产。《经效产宝》:“妊娠伤寒,骨节疼痛,壮热,不急治,则胎落。”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漆大姑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钞类编》。指妇人阴部灼热的一种病症。可用泽兰叶煎汤熏洗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家。生平欠详。撰有《养生术》1卷,已佚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眉疽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称木舌系指舌麻木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六:“肝热则舌木而硬。”参见舌痹条。
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戴启宗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