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蛊毒病

蛊毒病

病名。指中蛊毒所致的多种病候。包括射工病、沙虱病、水毒病蛇蛊蜥蜴蛊、虾蟆蛊、蜣螂蛊等。《诸病源候论·蛊毒病诸候》:“凡蛊毒有数种,皆是变惑之气。……凡中蛊病,多趋于死,以其毒害势甚,故云蛊毒。”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四:“论曰蛊毒千品,种种不同,或下鲜血,或好卧暗室,不欲光明,或心性反常,乍嗔乍喜,或四肢沉重,百节痠疼。”参见水蛊等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冷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筋疽。见该条②。

  • 牙龈胬肉

    病证名。即齿壅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肠风下血

    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。即肠风,详该条。

  • 冷热痢

    病名。指痢疾因寒热挟杂而致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夫冷热痢者,由肠胃虚弱,宿有寒,而为寒热所伤,冷热相乘,其痢乍黄乍白是也。若热搏于血,血渗肠间,则变为血痢也;而冷伏肠内,搏津液则变凝白,则成

  • 李子毅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庆申。湖北蕲水人。长于诊治瘰疬等证,撰有《痰疬法门》一书,列述痰疬总论,认为轻微易治者为痰,迟重难治者为瘰疬。对痰疬之鉴别、内治、外治、禁用宜忌、饮食服药,均有论述,并附自己临证

  • 外因

    病因分类之一。一般指外感六淫之邪。参三因条。

  • 油蒿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牡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羊水

    亦名孤浆、胞浆、胎浆、胞浆水。羊膜腔内的液体,即养胎之水。足月妊娠时,羊水量约为600~1200毫升。若羊水量超过2000毫升,称为羊水过多症。详该条。

  • 午时合

    出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排钱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程充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用光,号后阉居士。休宁(今安徽休宁)人。生活于十五世纪。推崇并精研朱丹溪之学,因见丹溪著述经门人整理编辑,不免重复混杂,有失丹溪原论及主病之旨。故搜集并参考丹溪门人等有关资料及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