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著至教论篇

著至教论篇

素问》篇名。吴崑注:“著,明也。圣人之教,谓之至教。”本篇论述学医的方法和道理,指出业医者必须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中知人事,这就说明了治病要顺应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的重要性。文中着重举“三阳独至”的病变为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酒醴

    酒剂的古称。详酒剂条。

  • 表里俱寒

    表里同病的寒证。外感寒邪,内伤生冷寒滞之品;或平素脾肾阳虚,又感风寒。症见恶寒无汗、头身疼痛,又伴腹痛泄泻、四肢厥冷等。

  • 酒齄鼻

    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证》。即鼻齄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胎前精神困倦

    病证名。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:“妇人胎前精神困倦、面青内兼风邪、饮食不思、贪睡,宜用四物汤则安。”

  • 浮肿

    证名。水肿病的常见证候之一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浮肿有虚实之分,以虚证为多见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,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,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,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,故传入

  • 天鹅抱蛋

    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为肾蕨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徐敏齐

    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。曾任朝散大夫。

  • 形肥过期经行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。指身体肥盛而经期错后者。多因肥人脾虚血少,兼痰湿阻滞。症见经行错后,量少色淡或有腹胀、浮肿等症。治宜健脾除湿,化痰导滞。方用苍附导痰丸、六君子汤等。

  • 头目不清利

    证名。见《兰室秘藏·头痛门》。指头脑不爽利及视物模糊的感觉。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:“此由风湿热痰涎郁于精明之府,故头目不为清爽。宜川芎丸、防风散、川芎散、沃雪汤、清神养荣汤。”肝阳上亢、气郁等均可引起

  • 医中一得

    温病类著作。1卷。清·顾仪卿撰于1863年。此书为作者诊疗瘅疟、产后房劳与蓐劳之心得记录,附载与友人商榷瘅疟症之证治。谓瘅疟乃因暑热侵犯肺、胃、脾所致,临床上每见暑热夹湿之症,缠绵难愈。此书收入《三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