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舒肝调气丸

舒肝调气丸

见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天津方)。陈皮延胡索郁金菖蒲牵牛子五灵脂(醋炒)、莪术(醋炒)、牡丹皮白芍药各500克,枳实((麸炒)1500克,龙胆草青皮各1000克,郁李仁沉香各250克,厚朴花27克,姜黄360克,香附(醋炒)、厚朴(姜制)各1500克,木香豆蔻仁各750克,炒莱菔子12克。为末,水泛小丸,桃胶6克化水,滑石90克为衣,每服6克。治两胁胀满胸中烦闷,恶心呕吐气逆不顺,倒饱嘈杂,消化不良,大便燥结

猜你喜欢

  • 冷气心痛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卷七。因风邪宿冷伤及心之支脉所致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五十六:“冷气心痛,……风邪冷气,伤于心之络脉,皆能致痛。若阳气偏虚,宿挟冷滞,又因饮食伤动,而致心痛,则其病喜温而恶寒,其气惨而

  • 冷水嗽

    病证名。指饮冷伤肺所致的咳嗽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冷水嗽,有饮冷水太过,伤肺致嗽,俗谓之凑肺,宜紫菀饮。”详凑肺咳嗽条。

  • 局方黑神散

    即黑神散第一方,见黑神散条。

  • 平乐郭氏正骨法

    书名。郭春园撰。本书系作者根据其六世家传的《正骨手法略要》等书和本人的临床经验整理而成。书中除简述正骨简史及人体骨骼外,重点介绍“正骨八法”(即辨症法、定搓法、压棉法、缚理法、摔置法、砌砖法、托拿法、

  • 桑柴火烘法

    外科外治法之一,灸法的一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一。又名桑枝灸法。适用于痈疽初起肿痛,坚而不溃或溃而不腐,新肉不生,疼痛不止者。有解毒止痛,消肿散瘀,助阳生肌之效。其法:用新桑枝或桑木枝,劈如指粗,约九寸

  • 肾中风

    古病名。又名肾脏中风。风邪入中于肾经而致的症候。主症为腰痛不得俯仰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:“肾中风,踞而腰痛。”参见肾脏中风条。

  • 竹节骨

    骨名。即指骨。详该条。

  • 饮痫

    病名。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四:“饮痫为病,此患吃食不知饱,忽然连三五日不甚思食,手足搐动,多自梦寐中作,食之太饱,亦便发作。”参见痫、食痫、五痫条。

  • 微热

    证名。指发热不甚的症状。可见于多种病症。①阳明里实证的一种热型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六七日,目中不了了,睛不和,无表里证,大便难,身微热者,此为实也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”②指阴虚血虚

  • 崩砂

    肾疳五证之一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详牙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