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病人四肢烦疼,手足无力,吐逆,不下饮食,渐渐瘦弱。”治用灸烙法,内服大黄汤等方。参见黄疽有关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万表条。
见幼科直言条。
见《张聿青医案》。为木蝴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徐长卿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位于后正中线,当第二、三胸椎棘突之间。主治癫狂。略向上斜刺0.5~1寸。灸3~5壮;或艾条灸10~20分钟。
①音利(lì)。疫病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民乃厉”,“厉大至”。②音赖(lài)。古同癞。癞病。厉,本作疠。即麻风。《史记·范睢传》:“漆身为厉。”《素问·风论》:“疠者,有荣气热胕,其气不清,
热的意思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炅则气泄。”《类经》十五卷注:“炅,居永切,热也。”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小儿则》。即白术散第五方,见白术散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