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科著作。7卷。明·汪机撰于1519年。作者广辑刘河间、李东垣、朱丹溪、薛己等疡科医论,结合临证心得,列医论154篇,选方265首及个人治验,详述外科诸证。书中阐析发病原因、病机、治则之要,倡“外科必
即枕骨。又名后山骨。详后山骨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又名血胤疮、结疬。为生于腋下,胁肋部位的痈疽、溃疡。可延及胸胁部,或有头、或无头、赤色、如皂角子大,痛如针刺。若发于期门穴者即腋疬。
喻脉象的软弱。《灵枢·四时气》:“脉软者,病将下。”
【介绍】:参见许澄条。
病名。出《增辑验方新编》。即羊毛疔。见该条。
针灸治疗法则。出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十二经脉有病,可以用本经的荥穴或输穴治疗。五输穴中的荥穴和输穴脉气较浅,多用于外部经脉的病变。如偏头痛取手少阳三焦经的荥穴液门,输穴中渚;颈项强痛取手太阳小肠经
指第六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六椎下间主脾热。”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产后乍寒乍热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詹文升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