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案著作。明·卢复撰。共载医案十九则。卢氏强调审因求本的重要性,提出“不可泥其形症”。本书所载医案,用问答形式,阐述病因、病理,分析治疗方药,有利于读者理解因症立方之义。本书收入《医林指月》中。
①气功术语。原为道士修炼方法之一。古人认为,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不用口鼻呼吸,好象胎儿在胎胞中的呼吸一样(据《抱朴子》),故名。近代又称胎息为丹田呼吸法或脐呼吸法。练功时要求意守中丹田。吸气时,意想气自
症名。指皮毛憔悴,色泽枯暗。出《灵枢·本神》。多由心脾不足,肺气亏虚,皮毛失养所致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三方。五灵脂二两,川乌一两半,没药一两,乳香五钱。为末,水泛为丸,弹子大,每服一丸,生姜煎汤和酒送下。治白虎历节风,因风冷入侵,气滞血瘀,周身麻痛。
反治法之一。有两种含义:一是处方中药物组成的反佐法,即寒药中佐以热药,热药中佐以寒药,作为药引。《伤寒论》中的白通加猪胆汁汤,引用猪胆汁即为此意;一是汤药内服的反佐法,即热药冷服,寒药温服,以避免格拒
【介绍】:见王暐条。
鼻尖两旁之圆形隆起部。见鼻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蜜蜂子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腰痛之一。见《医学入门》卷三。因忧思或闪挫跌扑而气滞不行所致。症见腰痛连腹胁胀满,其痛如刺,或痛处走注不定。治宜行气调气。可用沉香降气汤、七香丸、乌药顺气散等方。
①五治法之一。针对病邪所在,用针刺或汤药攻邪。根据部位有上取、下取、内取、外取、傍取等。②采用之意。《灵枢·颠狂》:“治之取太阴、阳明。”《素问·藏气法时论》:“取其经,厥阴与少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