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舌瘖

舌瘖

病名。又名舌缓。“瘖,不能言也”(《说文》)。指发音器官可出声,但不能形成语言者。《证治准绳,幼科》:“若咽喉声音如故,而舌不能转运语言,则为舌瘖。”又《医学纲目》卷十:“舌瘖,乃中风舌不能转运之类,但舌本不能转运语言,而咽喉声音则如故也。”包括暴病热病后的失音、中风后失音及部分先天性发音困难者。治宜审证求因,辨证用药,如属中风失音者,治宜祛风豁痰。可选用小续命汤温胆汤等加胆星僵蚕全蝎石菖蒲等。久病多血虚风动。症见舌强不能言、形体消瘦。治宜补益气血。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加减。或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末

    ①四肢。《灵枢·邪客》:“营气者,泌其津液,注之于脉,化以为血,以荣四末。”②手指和脚趾。《素问·疟论》:“疟之且发也,阴阳之且移也,必从四末始也。”

  • 大茴香

    出《卫生杂兴》。为八角茴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剥苔

    舌苔剥落,长期剥蚀如地图状,多属虫积。若在热性病中,舌苔于一、二日内全部消失,舌光绛,或如镜面,多是正不胜邪,肝肾真阴亏损而邪气内陷的重证。《辨舌指南》:“舌苔忽剥蚀而糙干为阴虚,剥蚀边仍有腻苔为痰湿

  • 难经汇注笺正

    书名。3卷。卷首1卷。张寿颐撰。刊于1923年。本书主要以滑寿《难经本义》及徐大椿《难经经释》为据,参考选用历代各家《难经》注文,并结合张氏本人的见解,将《难经》原文进一步予以校注,引用资料较多,颇有

  • 甜藤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鸡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阳明之阳

    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阳明经之阳络。名害蜚,详该条。

  • 紫苏流气饮

    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七十一方。紫苏、黄柏、木瓜、槟榔、香附、陈皮、川芎、姜厚朴、白芷、制苍术、乌药、荆芥、防风、甘草、独活、枳壳各等分。加生姜三片、大枣一枚,水煎服。治肾气游风。

  • 寒痧

    痧证之一。①指寒饮太过,痧毒寒凝胸中的病证。《痧胀玉衡·寒痧辨》:“若一有食积血阻于中,而服大寒之饮,则食不消、积不行、血不散,而痧毒反冰伏凝阻于中,未有得宁者矣……,是名寒痧。”治宜放痧救治,后用三

  • 油桐果

    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即油桐子,详该条。

  • 胞蒸

    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