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牛黄清心丸第一方,见牛黄清心丸条。
穴位深浅分部名。亦称“地才”。指深层。参见人部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即钻牙疳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风痫、惊痫、食痫。各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对《内经》颇有研究,尤精针灸学。撰有《明堂论》1卷,已佚。
①(dān)。热邪、热气盛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瘅成为消中。”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瘅热焦渴。”②(dǎn)。通疸。黄疽病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肝传之脾,病名曰脾风,发瘅,腹中热,烦心,出黄。”
养生类著作。6卷。明·周臣编。内容为育婴、饮食、起居、御情、处已、睦亲、治家、养老、法语,大多摘自《颜氏家训》、《袁氏世范》、《三元延寿》等书。因去其繁琐,摘取简易,便于诵读,故有一定参考价值。其中饮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油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阴、阳两蹻脉之简称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蹻脉安起安止?”“蹻脉有阴阳……男子数其阳,女子数其阴,当数者为经,不当数者为络也。”意指蹻脉有阴蹻、阳蹻的区别,男子以阳蹻为经,阴蹻为络;女子以阴蹻为经,阳蹻为
持,正邪相持;痈,壅肿。由邪气阻滞而且壅肿的病机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病有持痈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