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膀胱虚寒

膀胱虚寒

膀胱气化功能减弱。常见于老人、久病体弱患者,多与肾阳虚有关。证见遗尿、尿急,尿频而清,淋沥不尽,苔薄润,脉细弱等。治宜补肾固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无盛盛

    治则之一。指治疗立法,切忌助长正当亢盛的病邪。出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。对于邪气亢盛的实证,不宜用补益药,以免加重病情。

  • 妒乳

    即螳螂子。又作妬乳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生肤散

    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二方。麦门冬、山茱萸、金银花、当归各一两,熟地黄二两,人参、白术各五钱,肉桂一钱。水煎服。治背痈将愈,疮口不收。

  • 火丹

    病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即丹毒,见该条。

  • 拔针

    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即出针。

  • 病名。也称淋病或淋证。指小便涩痛,滴沥不尽,常伴见溲行急迫、短数者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《医学入门·淋》:“淋,小便涩痛,欲去不去,不去又来,滴滴不断。”多因湿热结聚,流注膀胱,或中气下陷,肾虚

  • 白菀

    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女菀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冻生

    见清·陈笏庵《胎产秘书》。即冻产。详该条。

  • 香丝菜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茴香茎叶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膝解

    指膝关节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膝解为骸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