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腹屈

腹屈

腹结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溪

    古病名。见《时后备急方》卷七又称水毒病。详该条。

  • 坚者耎之

    治法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对坚实的癥积要用削伐软坚的方药治疗。例如腹中瘀血阻滞,形成癥积,用破瘀消癥软坚之法;瘰疬结块,用消瘰丸之类。

  • 目赤烂眦

    病证名。又名风眼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:“此由冒触风日,风热之气伤于目,而眦睑皆赤烂,见风弥甚,世亦云风眼。”参见眼弦赤烂条。

  • 后腋下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一切瘰疬,……灸患人背两边腋下后纹上,随年壮。”《类经图翼》列作奇穴,名后腋下。近代《腧穴学概论》名后腋。位于腋后纹头处。主治颈项瘰疬,肩背挛急不举,喉风喉痹等。直刺0.5

  • 子肠不收

    病名。清·何梦瑶《妇科辑要》:“子宫脱出又名子肠不收。”详子宫脱垂条。

  • 腹结

    经穴名。代号SP1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,原作腹屈,一名腹结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后腹结均作正名。别名肠窟,肠屈,阳窟,肠结。属足太阴脾经。位于腹部,脐下1.3寸,旁开腹正中线3.5寸处。另说“在大横下三分

  • 脾为生痰之源

    指痰饮证的病机。脾主健运,若脾虚健运失职,则水湿停滞,淤而成痰。《医宗必读·痰饮》:“按痰之为病,十常六七,而内经叙痰饮四条,皆因湿土为害,故先哲云:‘脾为生痰之源’……脾复健运之常,而痰自化矣。”

  • 黄头草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水狗肝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獭肝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痧秽

    病名。又称痧气、痧胀。见《通俗伤寒论·伤寒兼痧》。详痧气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