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商阳,见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龟板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为山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即柿饼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序条。
《伤寒论》方。猪肤一斤。水煎去滓,加白蜜一升,铅粉五合,熬香和匀,分六次服。治少阴病下利咽痛,胸满心烦。
出《海上名方》。为罗勒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三。即异功散第一方,见异功散条。
古病名。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:“太阴有余,病肉痹、寒中;不足病脾痹;滑则病脾风疝。”马莳注:“其脉若滑,则病脾风疝,外感之邪也。”张志聪注:“太阴脉滑,则土邪有余,脾风疝者,即肿重坠之属,病在湿也。
运气术语。又称岁位。指中运与岁支之气相同,同时又当五方之正位,即土居中央,木居东方,火居南方,金居西方,水居北方,则为岁会年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木运临卯,火运临午,土运临四季,金运临酉,水运临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