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。指大便多粘沫。参见泄泻、痢疾条。
指腋后线至胸椎间的肋骨总称。
出《北史》。即刺蜜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卷廿四。即代指。见该条。
气功功法。在特定的坐功、站功、行功的自我锻炼基础上,运内气于食指尖,发放于指外,以食指代金针,点人身之穴道,使通经络,调气血而治疗疾病的功法。其功法分为:①坐功,包括意守丹田、收功;②站功,包括意守食
病名。出《治疔大全》。即断指。见该条。
见苏州医学院等《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胡颓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阴指阴寒,阳指阳气。阴寒偏胜则阳气不振,导致脏腑的阳气衰微,便出现各种阳气不足的病证。
病名。指食后手足重着,默然欲卧之症。因脾胃虚寒而致。《肘后备急方》卷四:“治饱食便卧,得谷劳病,令人四肢烦重,嘿嘿欲卧,食毕辄甚方:大麦蘖一升,椒一两,并熬。干姜三两,捣末服方寸匕,日三四服。”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马棘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