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茅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清任条。
自汗证之一。见《医略六书·杂病证治》。因肺气虚而表不固所致。症见自汗,咳嗽,气喘,乏力等。治宜补肺以固其皮毛,选用黄芪六一汤、玉屏风散、生脉散等方。参自汗条。
病证名。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子嗽。详该条。
又名顑。面颊的下部。
又称下元不固。指肾气虚而表现为肾不藏精、封藏失司的病证。症见遗精、滑精、早泄或夜尿频多,遗尿,小便失禁等。治以固肾涩精为主。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产后胁痛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:“此心火乘于肝木,俗作谓攀睛是也。”详胬肉攀睛条。
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即手心毒。见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石蕊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