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五方。麝香一分,生白矾一钱,沉香三分,糯米五十粒。为细末,煮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丸薄绵裹之,如左耳出血塞右鼻,右耳出血塞左鼻,两耳俱出血塞两鼻,左鼻出血塞右耳,右鼻出血
出《吴普本草》。即菟丝子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进食后片刻即吐出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食已即吐者,大黄甘草汤主之。”《金匮要略心典》卷下:“经云清阳出上窍,浊阴出下窍,……若下既不通,必反上逆,所谓阴阳反作,气逆不从,食虽入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鹿角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月经不调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蒙筌》。即蜂蜜,详该条。
①指妇女从阴道内流出的粘性分泌物。②指带下病。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:“人有带脉,横于腰间,如束带之状,病生于此,故名为带。”参见带下条。
【介绍】:见陈元赟条。
病名。出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。与骨折同。详见该条。
耳骨之一。解剖学同名骨。左右耳各一,在鼓室内腔上部,其形似镫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