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隋·全元起《内经训解》。即《灵兰秘典论》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缪慎斋《妇女卫生医药常识》。指室女经闭后,出现形瘦肉削,食少神疲,或见咳嗽潮热等症状,称为童损,俗名童子痨。参见室女经闭条。
膀胱的邪气。《难经·十难》:“心脉微沉者,膀胱邪干小肠也。”
主里证。有寒热之别,苔灰白而滑润,为三阴寒证,宜温阳散寒;苔灰黄而干燥,为里热实证,宜攻下泄热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洋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外生殖器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阴中迺疡,隐曲不利,互引阴股。”
《金匮翼》卷六方。熟地黄二钱,川楝子、延胡索各五分,附子、肉桂各七分,炙甘草一钱。水煎,去渣,空腹食前稍热服。治脐下冷、撮痛,阴内冷如冰。
痰饮的古称。出《脉经·辨三部九候证第一》。详痰饮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即橘核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多因经水未绝,肝经血虚,肝气郁久化火,凝滞浊液,渐结成粒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:“淋而出石,谓之石淋。肾主水,水结则化为石,故肾客沙石。肾为热所乘则成淋,肾虚则不能制石,故淋而出石,细者如麻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