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肾恶燥

猜你喜欢

  • 初生寒闭

    病证名。《三因方》:初生寒闭者,由天寒气闭不能啼,切勿断脐,用纸蘸油,点火于脐带下,往来熏之,令火气由脐入腹,使寒得温散,更以热醋汤洗脐带,则气通啼哭如常。参见初生不啼条。

  • 霶霈

    同滂沛。形容下大雨的情景。《难经·二十八难》:“天雨降下,沟渠溢满,当此之时,霶霈妄行。”

  • 刘梦得

    【介绍】:见刘禹锡条。

  • 阴中之阴

    ①阴阳学说内容之一。以属阴性的事物,又居于阴位而名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合夜至鸡鸣,天之阴,阴中之阴也。”“腹为阴,阴中之阴,肾也。”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:“天复地载,万物方生,未出地者,命曰阴处

  • 乳少

    见清·许廷哲《保产要旨》。即缺乳。详该条。

  • 慢惊风

    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又名天吊风。惊风的一种证型。大多出现于大病、久病之后,但也有因小儿体弱,一病就成慢惊者。临床以发病缓慢,无热,抽搐时发时止,缓而无力为其特点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慢惊之候,或吐或泻

  • 存真图

    书名。见《郡斋读书后志》。又名《存真环中图》。1卷。宋·杨介编。“存真”指脏腑的图象,“环中”指经络在体内的环行。这是十二世纪初,北宋封建统治者利用被处决的尸体,遣医并画工绘图,又经杨介考订校正成书。

  • 肝胆俱实

    指肝胆俱有实邪壅塞其经,甚而横逆犯脾胃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左手关上脉阴阳俱实者,足厥阴与少阳经俱实也。病若胃胀呕逆,食不消,名曰肝胆俱实也。”

  • 何报之

    【介绍】:见何梦瑶条。

  • 小儿哕

    病证名。哕,呃逆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一:“胃受邪气则呕,脾受邪气,脾胀气逆,遇冷折之,气不通则哕也。”小儿哕多因于食滞胃脘而致。《医林绳墨》谓因于食而致者,脾胃不能健运,食阻气而不行,宜以温中消导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