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崔玄亮条。
病名。即呷嗽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九。详呷嗽条。
骨名。又名预颅,即颅。指头部骨骼,由脑颅骨与面颅骨构成。
涌流出于外。《素问·著志教论》:“阳气滂溢,干嗌喉塞。”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翠云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魏直条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举,谓列举;痛,是症状。马莳注:“首篇悉举诸痛以为问答,故名篇。”本篇首先讨论由于寒邪客于脏腑经脉所引起的多种疼痛的辨证;中间又讨论了望五色以辨寒热,视脉坚陷以别虚实;然后,阐明怒、喜、
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。有阳虚阴损之别。《圣济总录·虚劳盗汗》:“此盖虚劳之人,阳气外虚,风在肌表,腠理虚疏,心气不足故也。不治则荣卫衰损,肌肉消悴,变为羸瘠。治虚劳荣卫不调,夜多盗汗,
即麻木不仁,指皮肤的感觉功能迟钝或丧失。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荣气虚则不仁。”《类经》十五卷注:“不仁,不知痛痒寒热也。”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买麻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